聚焦丨“凭空瓶如厕引争议”|环球新动态
【聚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凭空瓶如厕引争议”
新闻——据多家媒体报道,4月9日,“游客吐槽甘孜一公厕需凭空瓶进入”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游客自称在四川甘孜州折多山上厕所,需拿空矿泉水瓶兑门票才能进去。不少网友表示感觉这样做太不人性化。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随后回应称,该厕所实为318川藏绿色驿站,是一个环保项目,欢迎公众提出宝贵的可实施方案,便于优化改进。而网友分享的该驿站使用流程说明中也显示,使用绿币环保厕所,全程可能会耗费3到5分钟,如急需使用卫生间,或暂时没有时间参与环保活动,建议选择最近的公厕使用。
别误读了“绿币厕所”的善意
吴睿鸫
对于网友所反映的“内急”情况,“绿色江河”表示,没有垃圾也可以上厕所,只是方便的时候捡拾一件垃圾换绿币,即“先上车后买票”也可。可见,网友们对“绿币厕所”多少存在一些误会,而如何在践行公益环保的前提下更好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绿色驿站的运营模式确实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高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美丽的青藏高原成为很多旅游者出行的首选。然而,在体验雪域高原天高地阔的雄浑、壮美、寂静,寻找“诗和远方”的同时,一些人可能把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随手丢掉。有关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等出现露天垃圾带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正因此,很多环保组织、志愿者都在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活动,开展了“青藏绿色驿站”“带走一袋垃圾”等公益活动。有知名演员曾数次到青藏高原捡垃圾;河南一名90后小伙购买了一辆三轮车,带着一只狗,来到可可西里捡垃圾,40多天捡了8000多只塑料瓶……
尽管类似的公益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游客乱扔垃圾行为仍屡见不鲜。去年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针对旅游产生的垃圾问题专门作出了规范,明确规定旅游者应当自行带走旅游产生的垃圾或者在指定地点投放,对随意倾倒、抛撒生活垃圾的违法者,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这些规定有望更好地治理青藏高原乱扔垃圾的顽疾,倒逼游客提升环保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导游客全面强化法律意识与环保意识,让每名游客将自觉带走垃圾变为出游“标配”,要靠一些具体的公益项目探索和尝试,也要靠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更给力惩治,疏堵结合,或许更容易事半功倍。
与其限权约束不如赋权鼓励
罗志华
游客留下太多垃圾,是不少景区普遍面临的困扰,尤其对自驾游来说,线路漫长,垃圾更不易收集和处理。上述环保组织用10年时间,在青藏公路探索出“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的高原线型垃圾回收模式”,是针对性较强且效果显著的一种创新。
但游客如厕前需通过“垃圾换绿币”这道关,只有当垃圾换绿币的游客多于5人时,才可直接放下垃圾上厕所。这实际上是为如厕这一生理需求设置了限制条件——尽管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促使游客多回收垃圾。人有“三急”,某种角度上,为如厕设置任何一点障碍,都会显得不够人性化。而如果能换个思路,以赋权鼓励或奖励的方式来推动垃圾回收,争议或许就会减轻不少甚至不复存在。比如,可以鼓励游客在如厕后自愿参加垃圾换绿币活动,或在上厕所前后自愿用空瓶等垃圾兑换纸巾等小物品。
限权与赋权,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形。现实中,限权的措施似乎用得更多一些,甚至有时会被滥用,比如,业主不交物业费可能被停水停电。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也往往因不当使用限权措施而引发。比如,时下不少人呼吁恢复强制婚检,将婚检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前提条件。这么做确实可以大幅提升婚检率,但假如给参加婚检者额外奖励婚假,或者推出报销婚检费用等举措,现实效应和舆论效应应该都会更好。
一件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益的事,却引发反感和争议,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无疑是值得反思的。多用赋权鼓励举措、慎用限权约束手段,更有利于将好事办好,也有望让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升。
标签: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03-21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活动轨迹公布
- 哈尔滨市公布3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今年新增952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四川非遗传承人张雄志: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10月以来我国寒潮为何如此频繁?中国气象局回应
-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 昆明公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抓获130名涉案嫌疑人
- 山西朔州“11·11”较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对38人问责处理
- “海关国门小卫士”竞争上岗 淘汰率接近一半
- 深圳摧毁特大品牌化妆品走私网
- 28人被问责!山西石港煤业“3·25”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 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袁晓林被“双开”
- 民进会员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心怀大我 敢讲实情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40年来为子弟兵送出1.3万余双布鞋和鞋垫的“布鞋奶奶”走了
- 当男幼师是什么体验?他们说:有委屈尴尬 但大部分是幸福
- 庐阳警方通报幼童坠亡事件:嫌疑人已被刑拘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哈尔滨市启动部分地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四川通江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致3人死亡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
